蓄水池防渗膜施工:8大控制项目决定防渗效果,一步都不能错!
浏览次数:次信息来源:泰安佳路通工程材料有限公司发布时间:2025/7/19
蓄水池防渗膜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蓄水效率和工程寿命,任何一个环节控制不到位,都可能导致渗漏。想要让防渗膜真正“滴水不漏”,这8个具体控制项目必须严格执行,每个细节都有明确标准和操作规范!一、施工前准备控制:基础打好再开工1、地基承载力检测施工前需用平板载荷试验检测地基承载力,要求≥150kPa。软土地基需进行换填处理(换填级配砂石,厚度≥50cm),分层压实(每层≤30cm),压实度≥93%,避免后期沉降拉裂膜材。 检测方法:每1000㎡至少检测1组,记录地基沉降量,沉降量≤10mm/小时为合格。2、材料进场验收防渗膜需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,重点核对3项指标: 厚度:≥1.2mm(误差≤±0.1mm) 拉伸强度:纵向≥20MPa,横向≥18MPa 渗透系数:≤1.0×10⁻¹²cm/s 外观检查:膜面无针孔、气泡,边缘平整无毛刺,不合格材料立即退场。3、施工方案交底 针对蓄水池形状(圆形/矩形)、坡度(建议1:2-1:2.5)、接缝数量等,制定专项施工方案,明确焊接参数(温度、速度)、铺设方向、锚固方式,向施工人员书面交底并签字确认。二、地基处理控制:平、实、净是核心1、平整度控制地基表面用2米靠尺检测,高低差≤±2cm。局部凸起需人工削平(禁止机械暴力碾压),凹陷处用素土回填(每层≤15cm),用平板夯压实至与周边平齐,确保膜材铺设时无“架空”现象。2、杂物清理彻底清除地基内石块(直径>0.5cm)、树根、玻璃碎片等尖锐物,必要时铺设5cm厚细砂垫层(含泥量≤3%),垫层需平整无结块,防止硬物刺穿膜材。3、边坡处理边坡坡度偏差≤±5°,用坡度尺逐段检测。边坡与池底衔接处需修整为半径≥50cm的圆弧,避免直角对膜材造成切割应力,圆弧表面平整度同样需≤±2cm。三、铺设过程控制:顺坡、平整、无张力1、铺设方向膜材沿边坡坡度方向“由下而上”铺设,池底膜材从一端向另一端推进,幅宽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,减少接缝受水流冲击的影响。禁止横向铺设边坡膜材(易产生滑移)。2、松紧度控制膜材铺设时需自然松弛,预留1%-2%的伸缩量(如100米长池底,膜材实际铺设101-102米)。用沙袋临时固定(每5米1袋,重量10kg),避免过紧拉伸(后期易收缩开裂)或过松堆积(易产生褶皱)。3、搭接宽度控制膜材横向搭接宽度10-15cm,纵向搭接宽度15-20cm,用记号笔在膜面标注搭接线,确保搭接宽度一致。接缝处需保持干净,无泥土、水渍(必要时用干布擦拭)。四、焊接过程控制:参数、设备、手法都关键1、焊接设备调试采用双轨热熔焊接机(适用于平缝)和挤压焊接机(适用于边角),施工前必须试焊: 双轨焊机:温度300-350℃,速度1-1.5m/min,压力0.3-0.5MPa 挤压焊机:温度280-320℃,焊条挤出速度与行走速度匹配(约0.8m/min) 试焊样品需做剥离试验(拉力≥2.5kN/m),合格后方可正式焊接。2、不同部位焊接控制平缝焊接:双轨焊机沿搭接线匀速行走,确保焊缝两侧挤出均匀熔浆(宽度2-3mm),无气泡、断焊。每焊完50米,用肥皂水检测气道密封性(无气泡产生)。 边角焊接:边坡与池底圆弧处,用挤压焊机做“环向焊接”,焊缝宽度≥10cm,拐角处需停顿1-2秒,确保熔合充分。 管道穿膜焊接:管道周边做“十字形”开口,先焊内侧环形缝(宽度5cm),再覆盖直径30cm的补强膜焊外侧环形缝(宽度10cm),形成双重密封。3、环境因素控制风力≥5级时需搭建防风棚;湿度>85%或雨天停止焊接;膜面有露水时,用热风枪吹干后再焊。焊接完成后,焊缝需自然冷却30分钟以上,禁止立即踩踏。五、质量检测控制:100%全覆盖无遗漏1、外观检测逐段检查焊缝是否平整连续,无焦糊、漏焊,熔浆分布均匀。发现气泡(直径>3mm)或虚焊,需用挤压焊机补焊(补焊面积比缺陷大10cm×10cm)。2、真空检测双轨焊缝需100%做真空检测:用真空罩覆盖焊缝,抽气至25-30kPa,保压30秒,无泄漏为合格。重点检测边角、管道周边等易漏部位,不合格的立即返工。3、剥离试验 每1000㎡随机抽取3处焊缝做剥离试验,用拉力计缓慢拉伸(速度50mm/min),若焊缝在膜材母材断裂前分离,说明焊接质量不合格,需加倍取样检测并整改。六、锚固系统控制:固定牢固防移位1、锚固沟施工沿蓄水池周边开挖锚固沟,规格为宽×深=50cm×60cm,沟底需平整压实。膜材翻入沟内长度≥50cm,用素土分层回填压实(每层20cm),压实度≥92%,顶部浇筑10cm厚C20混凝土压顶,防止雨水冲刷。2、边坡锚固加强高度>3m的边坡,每2m增设一道横向锚固带(采用宽30cm的土工格栅),与膜材焊接后埋入边坡预留的浅沟(深20cm),用U型钉(间距50cm)固定,增强抗滑阻力。七、成品保护控制:防损伤、防老化1、保护层铺设焊接验收合格后24小时内,铺设保护层: 池底:覆盖30-50cm厚素土(压实度≥90%),或20cm厚细砂+鹅卵石(粒径5-10cm)。 边坡:覆盖20cm厚种植土(用于植被护坡),避免膜材长期暴露在阳光下(紫外线加速老化)。2、施工期保护禁止重型机械在膜材上方碾压,必要时铺设钢板(厚度≥1cm)缓冲;膜材存放时需覆盖遮阳布,避免暴晒;切割膜材时远离焊缝,防止火星灼伤膜面。八、验收标准控制:数据说话才算合格1、渗漏检测蓄水池满水试验(水位至设计水位),连续观察72小时,水位下降量≤2mm/天,且池体周边无渗水痕迹,即为防渗合格。2、资料验收施工过程资料需完整归档,包括:地基检测报告、材料合格证、焊接参数记录、真空检测记录、满水试验报告等,缺一不可。蓄水池防渗膜施工的核心是“全程可控、数据可查”。从地基处理到**终验收,8大控制项目环环相扣,严格按标准执行,才能确保防渗效果达到设计要求。施工中遇到特殊问题(如复杂地形焊接)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解决方案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