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泰安佳路通工程材料有限公司!

电话:0538-8660008   手机:18205483839

新闻分类

NEWS

联系我们

更多>>

联 系 人:张经理
手     机:18205483839
电     话:0538-8660008
传     真:0538—8660009
地     址:泰安高新区北集坡街道办事处西百子坡村
邮     箱:tsjialutong@126.com

新闻详细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行业动态

鱼塘防渗膜底部总破损?6 大原因揪出 “幕后黑手”

浏览次数:信息来源:泰安佳路通工程材料有限公司发布时间:2025/8/2
鱼塘防渗膜底部内衬是阻挡池水渗漏的关键屏障,一旦出现破损,不仅会导致水位下降、养殖成本增加,还可能污染周边土壤。想要从根源解决破损问题,必须先理清这 6 大核心原因,针对性采取预防措施!
一、地基处理不到位:暗藏 “穿刺隐患”
硬物未彻底清除
地基内残留的石块(直径>3cm)、混凝土块、树根等尖锐物,是导致膜材底部破损的主要 “凶手”。铺设膜材前若未清理干净,在养殖过程中,池底承受水体压力(水深 2 米时压力约 20kPa),硬物会刺穿膜材形成孔洞,破损处可见明显穿刺痕迹,周边常伴随撕裂纹路。
关键数据:地基内每平方米存在 1 块直径 5cm 以上的硬物,膜材破损概率会增加 40%,尤其是淤泥层较厚的鱼塘,硬物隐藏在淤泥下更难发现。
地基平整度超标
地基高低差>5cm 时,膜材铺设后会随地形起伏形成局部褶皱或紧绷,褶皱处积水易加速老化(老化速度比平整区域快 2 倍),紧绷处则因长期受力产生**破损。这类破损多呈长条状,集中在地基凸起与凹陷的过渡区域。
压实度不足
地基压实度<90%,后期会因沉降不均产生拉扯力,导致膜材底部出现撕裂。软土地基未做换填处理(换填级配砂石厚度<30cm)时,沉降差可达 10cm 以上,膜材在拉伸应力作用下,3-6 个月内就可能出现破损。
二、材料选型不合理:抗损能力 “先天不足”
膜材厚度不达标
选用厚度<0.8mm 的 HDPE 膜(鱼塘设计标准为 0.8-1.2mm),抗穿刺和抗拉伸性能不足。在底部硬物和水体压力双重作用下,膜材易被刺穿或撕裂,尤其是养殖高密度鱼类的鱼塘(水体压力更大),破损率比使用 1.0mm 膜材的鱼塘高 50%。
原料掺杂再生料
膜材中再生料占比>30% 时,会导致材质不均匀、韧性下降,底部内衬在摩擦或受力时易出现局部破损。劣质膜材的抗穿刺强度<3.2kN,仅为纯原料膜材的 60%,用尖锐物轻划就会产生明显划痕(深度>0.2mm)。
耐候性指标不合格
未添加抗氧剂(含量<1%)的膜材,长期接触池水(含微生物、有机物)会加速老化,底部内衬变脆易开裂。这类破损多呈网状,从局部扩散至周边,用手弯折破损处膜材会出现粉末状脱落。
三、施工操作不规范:人为损伤 “雪上加霜”
铺设时拖拽摩擦
膜材铺设过程中直接在地面拖拽(摩擦距离>5 米),与地基硬物摩擦产生划痕或局部磨损,底部内衬厚度会减少 0.1-0.2mm,后期在压力作用下划痕扩展为裂缝。统计显示,拖拽铺设的膜材,底部破损率是人工抬放的 3 倍。
焊接时过度拉伸
为追求 “平整” 强行拉伸膜材(拉伸量>3%),底部内衬长期处于张力状态,焊缝边缘易出现微裂。尤其是边角处,过度拉伸会导致膜材与地基贴合不紧密,形成 “架空” 区域,积水后加速破损。
保护层铺设滞后
膜材焊接完成后,未在 24 小时内铺设底部保护层(如 30cm 厚素土),膜材直接暴露,施工人员踩踏、工具掉落(如铁锹、石块)会造成局部破损。保护层缺失的区域,膜材底部破损率会增加 60%。
四、养殖过程中的机械损伤:日常操作 “隐形破坏”
清塘工具使用不当
用铁锹、耙子等金属工具清理池底淤泥时,若操作不当(如工具碰到膜材),会直接划破底部内衬,形成长条形破损(长度>10cm)。尤其是淤泥较厚的鱼塘,工具插入深度控制不当,极易损伤膜材。
投放硬物未处理
向鱼塘投放砖块、水泥管等养殖设施时,未在底部铺垫缓冲材料(如土工布),硬物坠落冲击会导致膜材底部出现孔洞(直径>5cm)。数据显示,10kg 以上的硬物从 1 米高度坠落,可击穿 0.8mm 厚的膜材。
增氧设备安装问题
增氧机底座未固定牢固,运行时因震动与膜材底部摩擦,会造成局部磨损(厚度减少 0.3mm 以上);气管接头松动,金属部件与膜材长期接触,也会导致点状破损。
五、生物与化学侵蚀:缓慢损伤 “积少成多”
水生生物破坏
小龙虾、河蟹等甲壳类生物在池底打洞,其螯足会划伤膜材底部内衬;大量藻类附着膜面形成生物膜,分泌的酶类会分解膜材表面,导致局部老化破损。这类破损多分布在水生生物密集区,破损边缘可见生物活动痕迹。
化学物质腐蚀
过量投放生石灰(pH 值>10)或消毒剂(如高锰酸钾浓度>5mg/L),会破坏膜材的化学稳定性,底部内衬出现溶胀、变色,强度下降 30% 以上。长期使用高浓度化学药剂的鱼塘,膜材底部 1-2 年内就可能出现大面积破损。
底泥淤积压迫
池底淤泥厚度>30cm 时,在水体压力作用下会形成局部高压区,膜材底部因长期受压产生塑性变形,薄弱处易开裂。淤泥中含有的尖锐贝壳、石子,也会在压力作用下刺穿膜材。
六、环境因素影响:自然力量 “持续施压”
冻融循环破坏
北方地区冬季鱼塘结冰(冰层厚度>10cm),底部膜材随水体冻结膨胀,解冻后收缩,反复冻融循环会导致膜材微观结构受损,弹性下降。3 个冻融周期后,膜材底部破损率会上升 25%,多呈放射状裂纹。
地下水反渗冲击
地下水位较高的鱼塘,若未设置排水盲沟,地下水会向上反渗,导致膜材底部出现鼓包,鼓包处膜材因拉伸产生破损。鼓包直径>50cm 时,破损概率可达 80%,且修复后易再次破损。
地震或地质沉降
地震烈度>6 度的区域,地基发生轻微位移会拉扯膜材底部;岩溶地区因地下溶洞发育,地基局部塌陷,会导致膜材撕裂,这类破损面积较大(>1㎡),边缘不规则。
鱼塘防渗膜底部内衬破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地基隐患、材料缺陷、养殖操作不当是主要诱因。解决问题需从源头把控:施工前彻底清理地基硬物、选用 1.0mm 以上纯原料膜材、规范铺设与养殖操作,同时定期检查底部状况(每季度排水检查 1 次)。若发现破损,需在 24 小时内用同材质膜材修补,补丁面积比破损处大 20cm×20cm 以上。养殖中遇到复杂破损场景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解决方案!



相关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