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工湖防渗铺膨润土防水毯,掌握这些技巧更可靠
浏览次数:次信息来源:泰安佳路通工程材料有限公司发布时间:2025/9/6
人工湖防渗工程中,膨润土防水毯因环保性好、防渗效果稳定而被广泛使用。其铺设质量直接影响防渗性能,需把握关键技巧,确保膨润土防水毯与地基贴合紧密、接缝密封可靠,避免后期出现渗漏问题。 一、铺设前准备:基础处理是前提1. 地基修整要达标先清理地基表面的石块、树根、杂草等尖锐杂物,避免刺破防水毯;对凹凸不平的区域,用细土或砂石找平,确保地基平整度误差不超过5cm(用2米靠尺检测),坡度符合设计要求(一般不大于1:2.5)。 若地基为砂质土或透水性强的土壤,需先铺设一层土工布,防止膨润土颗粒流失;地基含水率需控制在合理范围,过湿需晾晒至表面无积水,过干可适当洒水湿润(避免扬尘影响铺设)。2. 材料检查与规划检查膨润土防水毯外观,确保布面无破损、无孔洞,膨润土颗粒分布均匀(无结块、无局部缺失);按人工湖尺寸规划铺设方向,优先沿长度方向铺设,减少接缝数量(接缝是防渗薄弱点),并预留足够的搭接宽度(通常不小于20cm)。 搬运防水毯时轻拿轻放,避免折叠、撕裂,禁止在阳光下长时间暴晒(防止膨润土提前水化失效)。二、铺设过程:贴合与固定有讲究1. 铺设顺序与方法从人工湖坡顶向坡底、从一端向另一端连续铺设,铺设时将防水毯的无纺布面朝上(增强与保护层的结合力),膜面朝下(确保膨润土遇水膨胀后形成密封层)。 铺设时避免拉扯防水毯,使其自然贴合地基,无紧绷感(防止后期收缩产生缝隙);若出现褶皱,需在褶皱处切开,重叠后重新搭接,不可强行展平(易导致局部膨润土颗粒分布不均)。2. 临时固定防移位铺设一段后及时用U型钉固定(间距1-1.5米,边缘和拐角处加密至0.5米),U型钉需垂直打入地基,确保防水毯紧贴地面;坡面上的防水毯,每铺设1米需增设一排固定钉,防止下滑。 铺设过程中若遇降雨,需用塑料布覆盖已铺区域,避免膨润土提前吸水膨胀(影响后续接缝处理)。三、接缝处理:密封关键在细节1. 搭接面清理与对齐接缝处需清理干净,确保无泥沙、杂物(可用软毛刷清扫);相邻防水毯的搭接边要对齐,搭接宽度均匀一致(严格按设计要求,不得小于规定值),避免出现错边、搭接不足的情况。2. 接缝密封技巧搭接处需铺设一层膨润土密封带(宽度10-15cm),密封带应居中放置在搭接缝上,并用U型钉固定(间距30-50cm),确保密封带与防水毯紧密结合。 若接缝处地基不平整,需在凹陷处补充膨润土颗粒(厚度与周边一致),再铺设密封带,防止因间隙导致密封不严;接缝完成后,检查是否有膨润土颗粒漏出,及时填补空缺。四、特殊区域处理:拐角与边缘要加强1. 边坡与底部衔接处边坡与湖底的直角拐角处,需将防水毯裁剪成扇形,沿拐角弧度铺设,避免折叠(折叠处易积水,影响膨润土膨胀效果);衔接处的搭接宽度需增加5-10cm,并用加密U型钉固定,确保贴合紧密。2. 边缘锚固处理人工湖周边的防水毯边缘需延伸至锚固沟内(长度不小于30cm),铺设平整后,在锚固沟内填入压实土或浇筑混凝土,将防水毯边缘完全覆盖固定,防止后期因水流冲刷导致边缘翘起。五、后期防护:避免损坏保性能1. 保护层及时覆盖防水毯铺设完成并验收合格后,需在24小时内铺设保护层(如细土、卵石层),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cm,铺设时避免使用重型机械直接碾压,可采用人工摊铺或轻型设备碾压(力度适中,防止压破防水毯)。2. 禁止违规操作保护层铺设前,禁止在防水毯上堆放重物、拖拽工具;施工人员需穿软底鞋,避免尖锐物体接触防水毯;若需在已铺区域作业,需铺设木板作为临时通道,防止踩踏导致局部膨润土颗粒移位。人工湖铺设膨润土防水毯的核心技巧是“地基平、铺设贴、接缝严、防护快”,每个环节都需围绕膨润土遇水膨胀形成密封层的特性操作。掌握这些技巧,能有效提升防渗效果,延长人工湖使用寿命。若对特殊地形(如不规则湖形、深水区域)的铺设技巧有疑问,可在评论区交流探讨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