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泰安佳路通工程材料有限公司!

电话:0538-8660008   手机:18205483839

新闻分类

NEWS

联系我们

更多>>

联 系 人:张经理
手     机:18205483839
电     话:0538-8660008
传     真:0538—8660009
地     址:泰安高新区北集坡街道办事处西百子坡村
邮     箱:tsjialutong@126.com

新闻详细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行业动态

藕池防渗膜铺不平?基面平整度控制技巧来解决

浏览次数:信息来源:泰安佳路通工程材料有限公司发布时间:2025/10/10
藕池防渗膜铺设后若基面不平整,易导致膜材局部受力不均、出现空鼓或褶皱,长期使用中可能因水压、根系拉扯出现破损,引发渗漏。基面平整度控制是防渗膜铺设的基础环节,需通过科学方法规避高低差、凹陷等问题。以下梳理核心控制技巧。
一、前期测量:精准定位高低差
1. 基准线设置
按藕池设计标高,在池体四周设置基准桩(选用不易变形的钢管或混凝土桩),用水平仪校准基准桩顶部标高,确保所有基准桩处于同一水平高度;
沿基准桩拉设尼龙线(作为平整度参照线),线的高度需与设计的池底、池壁标高一致,避免后期铺设时因基准模糊导致平整度偏差。
2. 网格分区测量
将藕池基面按一定范围划分为若干网格(如方形网格),在每个网格交点处用卷尺或水准仪测量实际标高,记录与基准线的差值;
对差值超标的区域(如高于基准线的凸起、低于基准线的凹陷)做标记,明确需修整的范围和深度,避免盲目清理或回填。
二、基面清理:扫清平整度障碍
1. 凸起物清除
人工清理基面可见的碎石、树根、砖块等硬质凸起物,对嵌入土壤的大块硬物(如直径超一定尺寸的石块),需用铁锹挖除,挖除后形成的坑洞需用素土回填(回填土需与周边土壤质地一致,避免后期沉降);
若基面有混凝土残渣、旧膜材碎片等,需彻底铲除,确保基面无尖锐凸起,避免铺设膜材时被顶起形成褶皱。
2. 松软层处理
藕池基面若存在淤泥层、腐殖土层等松软区域(踩压易下陷),需先将松软土层铲除(直至露出坚实土层),再分层铺设级配砂石(或素土)并夯实,夯实后检测标高,确保与周边基面平齐;
禁止直接在松软土层上铺设膜材,避免后期松软层压缩导致基面凹陷,膜材随之变形破损。
三、找平处理:针对性修正偏差
1. 凸起区域修整
对测量标记的凸起区域,用耙子或平地机削平,削平过程中反复对照网格测量点的标高,避免过度削平形成新的凹陷;
若凸起区域为黏性土(易结块),需先将土块打碎,再进行削平,确保修整后的区域表面平整、无颗粒感。
2. 凹陷区域回填
凹陷较浅的区域(深度较小),用细土(或级配砂石)回填,回填时需分层铺撒(每层厚度适中),每层铺撒后用平板夯轻压密实(避免虚填导致后期沉降),压实后再次测量标高,直至与基准线平齐;
凹陷较深的区域,先铺设一层土工格栅(增强回填层稳定性),再分层回填并夯实,防止回填层与周边土壤沉降不一致,再次形成高低差。
3. 边坡与拐角找平
藕池边坡需按设计坡度修整,用坡度尺检查坡面平整度,避免出现局部陡缓不均;
池底与边坡衔接的拐角处,需修整为平缓过渡(如圆弧过渡),禁止形成直角台阶,过渡区域用素土回填夯实,确保膜材铺设时能自然贴合,无褶皱堆积。
四、压实巩固:稳定平整度效果
1. 整体压实
基面清理和找平后,用小型压路机(或人工踩踏)对整个基面进行压实,压实顺序从池中心向边缘推进,边坡区域需用小型夯实机(如手持式夯机)压实,避免遗漏边角;
压实后再次测量网格点标高,对仍超标的区域进行二次修整,确保基面整体平整度达标。
2. 含水率控制
回填土或修整用土的含水率需适中(手握成团、落地即散),含水率过高易导致土壤黏结结块,压实后易出现裂缝;含水率过低则土壤松散,压实效果差,后期易沉降;
若土壤过湿,需晾晒至含水率适宜再使用;若过干,可适量洒水拌匀,确保压实后基面稳定。
五、验收检测:确保平整度达标
1. 直观检测
铺设膜材前,人工沿基面行走,观察是否有明显高低差(脚感无明显起伏),目视检查基面无凸起、凹陷、裂缝等;
用 2 米靠尺随机放置在基面不同位置(包括池底、边坡、拐角),靠尺与基面之间的缝隙需符合要求,无明显透光缝隙。
2. 二次测量
对前期标记的网格点再次测量标高,统计与基准线的差值,确保差值在允许范围内;
对边坡区域,用坡度仪检测坡度一致性,避免局部坡度偏差导致膜材铺设后下滑或堆积。

藕池防渗膜基面平整度控制的核心是 “精准测量、彻底清理、分层找平、压实巩固”,每个环节都需围绕 “膜材能自然贴合” 展开。尤其要重视松软层、拐角等易忽视区域的处理,这些区域若平整度不达标,易成为后期膜材破损的隐患。若对大面积藕池或复杂地形的基面找平有疑问,建议咨询专业施工团队,制定定制化找平方案,为防渗膜铺设打下扎实基础。




相关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