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殖防渗膜施工:四季规范要点,避开气候影响
浏览次数:次信息来源:泰安佳路通工程材料有限公司发布时间:2025/8/13
养殖防渗膜施工质量受季节气候影响显著,温度、湿度、降水等因素的变化,会直接影响膜材性能和焊接效果。针对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制定针对性施工规范,才能确保防渗系统稳定可靠,避免因季节因素导致的返工或隐患。春季施工:防湿防潮,控制焊接环境地基处理防返潮春季土壤含水率高(尤其雨后),地基需晾晒 3-5 天,用环刀法检测压实度≥90%、含水率≤18% 后方可施工。若地基出现 “弹簧土”(踩上去发软回弹),需掺入 3%-5% 生石灰粉翻拌晾晒,降低含水率(每平方米生石灰用量约 5kg),避免膜材铺设后因地基沉降产生撕裂。焊接避开阴雨时段选择连续 3 天无雨的窗口期施工,焊接时环境湿度需≤85%(用湿度计实时监测)。若施工中遇小雨,立即用防水布覆盖已铺设膜材,停止焊接,待膜面完全干燥(用干抹布擦拭无痕迹)后,重新试焊(参数与原设置一致)确认合格方可继续。膜材存储防霉变春季空气潮湿,膜材需存放在通风干燥的棚内,底部垫 30cm 高木板,每卷膜材间距≥20cm,避免堆叠挤压导致通风不良。存放时间不超过 10 天,开箱后的膜材需在 24 小时内铺设完毕,防止吸潮后边缘粘连(分离时易造成撕裂损耗)。夏季施工:控温防晒,避免材料老化高温时段错峰作业夏季正午温度常超过 35℃,膜材表面温度可达 50℃以上(易导致热老化),施工需安排在早晚时段(6:00-10:00、16:00-19:00)。若必须在高温时段施工,需在膜材表面覆盖遮阳网(遮光率≥80%),并每 2 小时测量一次膜温,超过 40℃立即停工。焊接参数动态调整高温环境下膜材易软化,焊接温度需比常温降低 10-20℃(如 1.0mm 膜材常温用 320℃,夏季调至 300-310℃),行走速度** 0.2-0.3m/min(从 1.0m/min 调至 1.2m/min),避免过焊导致膜材烧焦(烧焦处拉伸强度下降 50% 以上)。做好人员与材料防护膜材搬运时工人需戴隔热手套,避免高温膜材烫伤皮肤;焊接设备连续工作 2 小时需停机冷却 30 分钟,防止电机过热影响温控精度。同时,施工现场备足饮用水(每班组不少于 20L),预防中暑。秋季施工:防风防干,保障焊接质量应对大风天气秋季风力常达 4-5 级,膜材铺设时需随铺随固定(每 2 米用沙袋压实),避免被风吹起褶皱(褶皱处焊接易产生气泡)。风力超过 6 级时停止施工,已铺设未焊接的膜材需用钢丝绳整体固定(间隔 5 米设 1 个锚固点),防止移位。控制膜材干燥度秋季空气干燥,膜材易因静电吸附灰尘,焊接前需用粘尘滚筒清理搭接边(比抹布清洁效率提升 30%),确保无粒径>0.5mm 的杂质。干燥环境下膜材脆性略增,铺设时禁止剧烈弯折(弯曲半径≥50cm),避免产生微裂纹。抢抓施工黄金期秋季中后期(10-11 月)气温稳定在 15-25℃,是防渗膜施工的**佳时段,可加快施工进度(单日可完成 800-1000㎡铺设焊接)。但需注意早晚温差(可达 10℃以上),焊接前需让膜材温度与环境温度一致(提前 2 小时将膜材运至现场),避免因温度差导致焊接不实。冬季施工:防寒防冻,确保材料性能低温环境施工限制当气温低于 5℃时,膜材脆性显著增加(拉伸强度下降 20%),需停止焊接作业;低于 0℃时,禁止进行膜材铺设(折叠易产生永久损伤)。若需赶工期,需搭建保温棚(内部温度维持在 10℃以上),棚内配备暖气设备(每 100㎡用 1 台 2kW 暖风机)。焊接前预热处理冬季膜材硬度高,搭接边需用热风枪(温度调至 60-80℃)预热 10-15 秒(距离膜面 15cm),使膜材边缘软化(但不熔化),再进行焊接。焊接温度需** 20-30℃(1.0mm 膜材用 340-350℃),速度降低 0.2-0.3m/min,确保熔浆充分融合。防冻与**措施地基不得有冻结层(冻土厚度>5cm 需用冻土破碎机处理),铺设前需清除膜材表面冰霜(用干抹布蘸酒精擦拭,避免划伤)。施工人员需穿防滑鞋,焊接设备电源线需检查绝缘层(低温易脆化开裂),防止触电事故。养殖防渗膜施工的四季规范,核心是 “顺应气候、动态调整”。春季防湿、夏季控温、秋季防风、冬季防寒,每个季节抓住主要矛盾,就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**施工。实际操作中,需结合当地具体气候数据(如近 5 年同期温湿度)制定更细化的方案,若遇到**天气(如夏季暴雨、冬季暴雪),需果断停工并做好防护,避免因抢工期留下渗漏隐患。关于不同地区的季节施工差异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。
